您现在的位置: 行为规范示范校 >> 行为规范示范校 >> 家庭社区 >> 家校互动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家庭教育自查报告         ★★★ 【字体:
家庭教育自查报告
作者:陈亚男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800    更新时间:2012-5-30    

家校互动   构建和谐新校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在社会转型的今天,教育也面临着转型的迫切需求,良好的“家校互动” 能够进一步提升学校的质量和办学的声誉,为学校带来新的发展,同时也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我校在探索“家校共生、促进家校互动”的合作模式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家庭教育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现将我校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立足实际,多渠道开展家长学校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缺少了家庭教育,孩子很难走上成功之路。而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很多家长渴望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渴望与孩子沟通,但是,由于缺少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使他们遇到了“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才无方”的难题。我校家长学校就立足实际情况,多渠道开展家长学校工作,提高家长综合素质,促使家长观念的转变,争做学习型、理性型、智慧型的家长。

  1、集中授课,分班交流。每学期严格执行计划,定期分年级先集中授课,重点讲解家庭教育理论和典型案例,使家长获得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再分班级交流,由班主任介绍学生在校情况,尤其是学习成绩,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现场解答,特殊情况个别谈心指导,请有成功经验的家长代表发言,分享育儿心得,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

2、专题讲座,分类指导。我们不仅注重普及性面向全体家长,而且针对不同层次家长的不同需求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如:邀请华东师范大学资深心理咨询专家杜英俊老师来校就《性别教育》、邀请青少年成长咨询专家陈默老师就《如何让孩子愿意学习》做专题讲座。在互动环节中,家长们也踊跃提出自己在教育孩子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期望得到专家指导。在之后活动反馈的问卷中,90%以上的家长认为专家的讲课非常精彩。

在家长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分类指导的方法。如:开设新入学孩子的家长班,就学龄前儿童的入学准备期作专题辅导;毕业年级孩子家长班,就小升初衔接作专题讲座;特殊孩子家长研讨班(单亲家长、爷爷、奶奶家长、个别问题学生家长、“留守儿童”父母等),通过个案典型课堂讨论,教师、家长相互沟通,心理健康辅导等形式,注重针对性,坚持实效性。

3、个别辅导,提高实效。家长的教育艺术制约着家长工作成效,作为和家长最近的班主任老师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个别指导家长、提高其教育工作艺术的责任。面对有的家长素质不够理想,在教育子女时,缺少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缺少必要的教育经验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有的家长习惯于传统的棍棒教育;有的家长则无法理解孩子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凡事搞包办,不顾及孩子的真实感受;有的家长平时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在日常生活里缺乏与孩子进行经常性的情感交流,只有在孩子犯了严重错误时,才追悔莫及等等种种现象,班主任老师站在理论的高度,结合实践,对家长进行个别辅导,力争和家长达成共识,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其形成原因,进而讨论出合理的教育方法。通过班主任老师对家长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不断提高家长的育人艺术。

    4、开展活动,增进了解。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运动会、元旦联欢、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活动,我们都邀请部分家长代表参加。学生书画、文艺节目、体育成绩、演讲才华、科技作品等,份份登台亮相,有家长在场看,孩子们表现得更加出色,更加投入。

为了推动亲子阅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家长的高素质、高品位去营造家庭学习氛围,我们在全体学生家庭开展“亲子阅读·书香中国”活动。我校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活动,24个家庭获得全国“书香家庭”称号。

2011年“亲子阅读·书香中国”活动获全国“书香家庭”称号家庭成员名单

父:方刚      母:吴瑾      儿:方崇智、方天骐

              母:郑莉      女:周亦瑶

父:丁计社    母:顾娟      女:丁滢婷

父:孔为民    母:杨晓岚    儿:孔怿杨

父:张宁峰    母:陶静      女:张斐涵

父:刘勇      母:王伟芳    女:刘

父:路钧毅    母:何晔      女:路怡润

父:夏冰      母:董琦      儿:夏俊恺

父:盛勤      母:朱晓燕    女:朱盛楠

父:张铭      母:吴筠      女:张筠懿

父:陈功宝    母:吕莲红    女:陈希耳

父:章庆桥    母:王英      女:章雯华

父:吴刚      母:孙琳      女:吴悦卿

父:陈容      母:王琳琳    女:王樱颖

父:顾震宇    母:姚莉      女:顾育榕

父:沈慧峰    母:汪爱之    女:沈樱宁

父:黄宾      母:王文诺    女:黄兰棋

父:吴卫星    母:方俐华    女:吴安琪

父:汤俊杰    母:陈雪英    女:汤逸云

父:连云驰    母:童欣      儿:连逸扬

父:王元春    母:黄凌云    儿:于胤琪

外婆:户静秋  母:陈亚男    女:周若兮、周若

父:陈冰      母:蒋迪雯    女:陈盈文

父:朱明学    母:俞雁      女:朱瑜婷

在每年一度的“开放日”活动中,家长亲身感受学生从早读到下午放学的学习生活,他们同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听课,一起参加课外活动,一起召开主题班队会,让家长亲自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和体验孩子们在校生活。之后的家长研讨会上,家长们对一天的学习深有感触,充分肯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表达了支持和配合学校工作的态度。

    而各以班级为单位举行的“亲子一日营”、“亲子快乐三日行”、“快乐大本营”等活动,更是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拉近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校间的距离,促进了彼此间的了解。

暑期“五泄”亲子三日行有感

虽然这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儿子学校的亲子活动了,但外出三天还是头一次,我和儿子一样充满了期待……

然而,通过三天的“五泄”三日行的活动,我才真正发现了许多许多。我看到了我家小邱平时看不到的优点: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整整三天的生活包括吃饭,睡前晨起的洗漱一点也没麻烦我;他的不善于用言语表达却又异常细腻的内心及对母亲、对亲情的那份热爱……在亲情T恤上他出其不意地写下了“母爱永远报答不完”,还悄悄咬我耳朵“报答不完我也要报答”,这让我激动万分;他对集体活动积极投入的那种热情……从一上成长大巴和小伙伴们唱着快乐的歌曲开始到参与三天的集体活动、再到最后的依依惜别,他无不是以十二分心思的投入。

我看到了小邱同班同学的活泼可爱、天真善良,整天蹦蹦跳跳,嘻嘻哈哈,无忧无虑,仿佛看到了昨天自己的童年,真是天性使然。

我看到了那些千辛万苦、兢兢业业、对孩子充满爱的家长们。我更看到了为策划这次活动辛勤付出的班主任王申老师,她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们进行着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的交涉,不管在活动中还是在生活上,更是在心理上。在此我引用她的一句话,“培养孩子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献给大家,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最后诚心的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三(2)中队邱子辰家长

二、开发资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

我校有八百多名学生,家长资源自然十分丰富,家长的职业牵涉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其间不乏有高精尖人才,还有更多的各行各业中的状元、专家。如何充分利用好家长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效补充和支撑学校的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推进家校共育一直是我校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1、请进来——家长讲堂。我们在全校家长中开展问卷调查,根据家长的职业优势、个性优势、家庭优势、兴趣优势,把家长资源分为商业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艺术资源、社会资源。本着“自愿与量力”的原则,分时段、分年级把家长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校园,开展午间“家长讲堂”活动。家长们走进校园,和孩子畅谈艺术、人文、科学、军事、探秘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学生进行配餐

通过家长讲堂这一活动载体,充分开发了家长的课程资源并有效利用,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完善学生的人格;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多元化兴趣爱好,促进其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对世界有着更美好的向往。

2、走出去——参观学习。我校的建校先生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活的书,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我们就以年级组为单位,运用家长的社会资源带领学生走入社会、走进工厂,了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拓宽学校的教育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家长带领学生参观“消防队”,了解消防器械和预防火灾的常识,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家长带领学生来到闸北区图书馆,了解一本新书从书店购进到放在图书馆书架上需要经历几个程序;家长带学生参观“邮电局”,参观后立即让学生当场写一封信,贴上邮票,亲手盖上邮戳,寄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等等;活动中学生了解了许许多多书本外的知识。

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弥补了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方位的服务和更加广阔的自由生长的空间。同时也让更多的家长直接走进学校教育,树立家长和老师一样也是教育的主体力量的理念,促使我们的家长与老师一起主动承担起教育的重大责任。

三、家委会协同,带来办学活力与发展。

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2012年,教育部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有条件的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可见,家委会是家校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家长和学校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我校也在原有的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三级”家委会网络机制,同时设立轮值负责人3位。我校家委会不仅成为了学校与家庭沟通、交流、合作的纽带,更积极为学校排忧解难,在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学校办学带来新的活力与发展。

1、家长志愿者成为学生午间活动“守护神”。2010年,我校推出的减负新举措——开展午间俱乐部活动。就是每周二、三、四中午12:15—12:55,学生可以到操场、图书馆、影视厅、棋牌室等参加各类游艺活,引导学生会学习,会游戏,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但活动要真正落实,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最棘手的就是人手紧缺。于是,徐静校长就在开学的家长会上提了这件事,没想到家长反响热烈。第一轮问卷反馈上来,200多位家长表示每学期可以参加10次以上活动,700多位家长表示只要时间允许就愿意来帮忙。就这样,一支庞大的家长志愿者队伍应运而生。

家长志愿者服务为学生午间活动保驾护航的同时,让家长有机会近距离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活动情况,他们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经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也逐渐渗透到孩子内心深处,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孩子看到家长们的这种行为,引以为荣,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增长了长大后服务社会的意识。家长志愿者行动“文汇报”、“解放报”均来采访,2011411日《闸北报》刊登了“七百多名家长志愿担任孩子午间活动的守护神”的文章,418日《文汇报》登载了“午间俱乐部让孩子动起来”的文章。

 

 

 

 

 

 

 

 

 

 

 

 


2、家长接待日从让“众说纷纭到众人齐心”。“学校的午餐量足吗?营养够不够?” “学校门口花坛边的新建台阶易摔跤,能不能想办法解决?”……这是我校家长接待日中,家长提出的诸多问题。家委会了解到家长心中的想法,立即把问题反映给学校的相关负责部门,随后配合学校在家长和学生中开展“民意调查”,把补充意见提交给学校。学生午餐每周校园网公布食谱,每天中午行政护导巡视饭菜量及学生用餐情况;花坛边的台阶进行了改装,并放“小心”提醒牌……都说众口难调,但在一中心无论有什么问题,家委会一定会协助学校尽全力帮你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家委会的高效运作增强了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赢得了社会各界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

3、参与学校管理,落实四种权益。我校家委会有着很强的服务、沟通意识,除了多途径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同时积极协同并参与学校民主化管理。学校重大活动、与学生关系密切的重要决策,经过家委会协商讨论,决策出台后,引发的争议少了,实施起来更顺利。

同时,我校进一步探索家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评价权落实的机制与制度设计。在书面征询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由学校家委会牵头,邀请部分家长参加“如何有效落实‘四权’”的专题研讨活动,还邀请部分家长就“校服服务”、“放学秩序”等管理难点问题召开听证会。通过保障学生、家长合法权益的热点问题讨论,把学校部分决策权向家长开放,在推进决策民主的同时保证了家长知情权、与权、监督权的落实,弥补了现行管理体制中的缺位,推进了学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

四、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增进家校沟通。

为了更好的密切家校联系,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家校网络互动平台”的建设。在校园网上开辟校长博客、论坛,让家长发表意见和感受,接受家长的监督和建议。“家校网络互动平台”还为每个年级开设专区,方便家长和老师能够对号入座,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交流和沟通,年级组所有老师对论坛进行轮值管理,对于家长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的答复。互动平台的全面启动,深受老师、家长的欢迎。

现在,大到学校的各类通知、竞赛报名、优秀队员的评选公式,小到各个班级各科作业的布置、在学校的情况、考试成绩的发布等,除了必要的书面通知,“家校网络互动平台”上都可以了解到相关的信息。“家校网络互动平台”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提供了快捷和便利的条件,也为学校开展家校交流、互动、合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更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力的形成具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家校网络互动平台”的设立也迅速成为家校联系的绿色通道,成为学校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的主要平台,成为宣传学校教育思想和先进教育理念的重要窗口,成为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联系的常规途径,也使家长真正贴近学校、了解孩子、理解老师,甚至有效地参与学校的决策。

五、加强研究,增强家庭教育针对性。

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我校德育室组织班主任教师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家庭教育研究,探索开展家庭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举行专题论文撰写与交流活动,使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有新的创建和发展,更具针对性、时代性。2011年,我校选送了韩颖老师《共同努力 健康成长》、袁月文老师《托起明天的太阳》、葛静漪老师《用爱心、细心、关心、真心与家长共哺幼苗》、刘珏老师《成功的支点》四篇家庭教育论参加了2011年上海市 “卢湾杯”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一本特殊的日记            

写日记,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记录每天的生活痕迹。小朋友可以从日记中看到自己的成长。成年人可以从日记中反思工作中的失误。教师可以从日记中总结自己的工作。家长可以从日记中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孩子写过成长日记,但是对待学生,没有这样做过。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许多学生有不适应的现象,有的哭闹,有的谎称生病不肯上学,有的没办法适应学校的秩序。小李就是其中的一个孩子。他思维比较活跃,但是情绪上十分冲动,刚开学不久,就与很多小朋友产生纠纷,动手打人,许多孩子都向我告状。小李在课堂上也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欢切橡皮,用橡皮屑乱扔同学,甚至跑出座位,与别的孩子打闹。甚至于在音乐课上把学校的钢琴都给砸坏了。

面对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都会觉得很头疼。首先想到的就是从家庭中寻找问题的根源。于是,我开始了家访,在家访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个家庭是二代同堂。孩子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共同生活在一起。由于他爸爸从事的是警察工作,职业性质导致他无法有时间来关心自己的孩子。他的妈妈是从事食品行业的,也是一天到晚跑外勤,回到家也是很晚了。爷爷奶奶由于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对于如何指导孩子学习,没有任何方法,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所以孩子在家中形成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我与他的父母进行交谈,父母都是有一定学历的家长,经过幼儿园的学习,已经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之处,本来以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以为进了小学,孩子就会慢慢改变。没想到孩子进入小学是这样地不合群,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也向我倒出了苦水:“老师,我们也是学着做家长,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每天回到家,孩子已经入睡了,我们没办法进行关心,我们心里也非常着急的。

看着家长一筹莫展的样子,作为教师,非常理解家长的难处。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身在职场,都在为自己的事业打拼,在家庭中,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可惜,有时候却不能做到事业与家庭互相兼顾。

怎样帮助这个孩子顺利地度过一年级的适应期呢?我反复思考,心想:孩子每一次情绪失控的时候到底是什么事情引发的呢?为什么他有如此怪异的举动呢?正巧,我手边有一本儿童教育大家陈鹤琴老先生所写的《家庭教育》,其中他对自己孩子一鸣的教育就很有办法:他坚持每天记录孩子一天的状况,也坚持收集一鸣的画作。他说:不要小看这一张张画,一两句话,当他形成一定量的时候,你就能从中寻找到一定的规律了。

是呀,为小李同学写家庭日记,这样就可以从中找到他情绪失控的线索了。于是,我与他的爷爷奶奶商量,进行家校联动共同书写日记,通过日记来寻找小李同学的问题侦结所在。

一本特殊的日记产生了,我每天开始记录小李同学在学校的表现情况:

日记1:今天大家在写写字分册的时候,刚开始,小李非常努力地书写,但我告诉他有几个字写得不过关的时候,需要重新书写的时候,他就做下去始终在玩弄橡皮,不肯再书写了。

日记2:课间,大家在敲奖章的时候,他拉住其他同学的腿,不让别人来敲章,批评以后,他一个人到教室后边扔矿泉水瓶子。

日记3:今天,小李同学表现还可以,因为课堂练习卷准时交了,所以,在课堂上表扬他了。一堂课比较安静。

日记4:今天音乐课上,同学们上来叫我,说小李同学把学校的钢琴砸坏了。我赶到音乐教室,简直不相信我的眼睛,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竟然把钢琴给掀倒了,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老师没有请到他表演,他觉得很没劲,就一个人跑到钢琴后面,用背部抵着墙,用脚顶的。我惊呆了。

日记5:今天表现良好,虽然默写没来得及完成,可是,备忘录能及时抄写了,中午奖励他外出活动。……

他家长所记录的日记:

日记1:今天带小李去小区花园玩,本来与小伙伴玩得挺开心的,后来伙伴说了几句他的坏话,结果就闹得不欢而散。

日记2:今天回来语文数学作业完成的挺快,可是,英语背不出,所以就僵在那里,不肯背诵

日记3:到外面吃饭,与别的小朋友因为玩具的事情与别人打闹。

日记4:答应了双休日出去玩,所以回到家,作业速度比较快,还额外地做了一些家庭作业。

日记5:在家复习英语,由于对英语不感兴趣,所以花了很多时间,没有耐心继续,把书扔掉,经过沟通,才开始重新复习,最终完成任务。……

经过家校互动日记进行了一个月,我又与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每一次小李动手犯错之前,有几种情况:被批评了,没有获得老师的肯定,别人说了不和他一起玩的话,他举手了,可是老师没有叫道他等等,从这些现象分析,我们觉得小李的举动是一种“被注意“的举动。

心理咨询专家团专家孙启亮说,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注意。对小孩而言,“被注意”是一种必然的行为,他自然就会去做。即使他发现自己不好的行为受到注意,他也会继续做下去,而且变本加厉。因为对他们而言,情愿被打,也不愿意被人忽略。“有时孩子被忽略,会做出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孙启亮说,“孩子会变得愈来愈‘坏’,是由于父母的‘鼓励’,因为父母只注意斥责孩子坏的一面,对孩子好的一面却没有予以注意。”

这样看来,孩子的举动有了正确的解释:他是一种对于新环境的不适应,是一种想通过动手打人的举动来唤起周围人对他的关注。再通过日记来回顾,每一次他得到了赞扬或者关注后,他的情绪得到了释放,所以,他就不会做出异常的举动。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就好像找到了钥匙一样,我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了突破口:以鼓励表扬为主,经常运用多种形式在同学面前提起他的名字,让他觉得自己在班级中很有满足感。给予他一定的岗位,在班级小岗位的设立中,让他担任报刊发行员的任务,让他在小岗位中有成就感。在他情绪失控的时候,我用眼神来提醒他,暗暗告诉他,解决问题有许多种办法。

在父母家庭教育中,提醒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真切关爱,我请他们夫妻两人商议,双休日有一人来陪伴孩子,共同参与家庭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注意与关爱。

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观察,终于他能与小朋友和平相处,能遵守学校的各项秩序了,顺利地渡过了一年级的适应期。

                                                                 二(1)苗苗中队辅导员  郑皓

    实践证明,在社会发展走向多元,政府权利走向有限,学校发展走向开放的今天,只有构建民主开放的家校合作机制,有效开展家校互动,才能获得家长、社区的关心与支持,才能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的联动,才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才能进一步提升学校的质量和办学的声誉! 

   

文章录入:陈亚男    责任编辑:陈亚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深入家庭   贴近学生  促进家
    家校互动   构建和谐新校园
    2012学年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
    2012学年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
    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家委会成
    闸北区第一中心家委会召开校
    召开校服听证会,探索家长知
    华师大心理学陈默教授来校作
    “专家讲座、家长互动”,革
    致家长的一封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